▲厦门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通过新一代集控系统网络化下令启动220千伏变电站送电工作。
文/本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陈玛玲
图/厦门供电公司 提供
电力是城市的血脉,是经济发展动力的引擎。2023年,厦门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6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强劲的“电力脉搏”始终与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加快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高质量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市级示范区的关键一年。
勠力开新局,实干启新程。厦门供电公司将立足市级示范区定位,在“三大三先”(打造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高能级配电网大平台、“闽电数智”大生态,实现清洁发展水平领先、安全稳定水平领先、效率效益水平领先)落地实践中走前列、立潮头,“我们将紧扣‘三大’布局全力推进‘厦门方案’,锚定‘三先’体系全力打造标杆示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为国网福建电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厦门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主干网以开关站为核心、次干网以环网室为节点的钻石型高可靠性网架。
融入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
提升清洁发展水平
“充电枪接触性能良好,可以正常使用。”“充电过程不得强行拔出充电枪……”1月25日,厦门供电公司依托“村网共建”平台,组织电力网格员在春节前对海沧区洪塘村赤土社私人充电桩开展巡视维护,告知用户使用充电桩的注意事项。
去年12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厦门电网建设迎来里程碑时刻。该工程可为厦门增加大约200万千瓦的输送能力。“福州-厦门工程将显著提高厦门清洁能源消纳比例,推动厦门向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演进。”厦门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林宇锋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今年,厦门供电公司将把准厦门清洁能源受入型目标形态,全方位融入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锚定“岛外多分区、进岛五通道”目标网架,推动主干电网由“多环互联”向“分层分区”转变,提升区间互济能力。加快建成源荷型调控体系,主配协同分时段分层级开展无功优化,打造电能质量管理标杆。
把电网建得坚强可靠,可消纳更多的核、风、水、气等清洁能源。新年伊始,电力建设项目便迎来好消息,1月3日,厦门220千伏迎宾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为翔安机场片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
“当前,厦门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达到100%,既能承接‘大江大河’,也接纳‘涓涓细流’。”厦门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梅超介绍。到2025年,厦门电网清洁能源将保持全消纳。已经成效明显的电能替代,也将更深入、更广泛。厦门供电公司将继续推动终端高效率用能,加快推进“气改电”,到2030年,助力厦门单位地区GDP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5%以上。
打造高能级配电网大平台
提升安全稳定水平
2023年10月,随着帝景苑#1开闭所和民生开闭所电缆改接、设备调试完成送电,省内首个城市“钻石型”配电网示范项目在厦顺利投运。“相较传统配网网架结构,‘钻石型’接线可实现400毫秒内完成故障隔离重构,区域供电可靠率将提升至99.999%以上。”厦门供电公司配电部主任黄锋介绍。
“钻石型”配电网因网架结构形似钻石切割面而得名,具有故障快速自愈、转供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三大特点。截至2023年年底,厦门供电公司完成26组“钻石”型网架项目的储备。
过去两年间,厦门供电公司先后投入3.7亿元建设223个高能级配电网项目,城市配电网居国内领先水平。2023年,厦门高能级配电网成功入选国网城市智慧配电网试点。
新的一年,厦门供电公司将把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战场定位,全方位打造高能级配电网大平台。聚焦“供电高可靠、信息高融合、源荷高协同、服务高品质”,深入实施配网提升三年行动,推广双环网标准接线,因地制宜建设钻石型网架,逐步构建“交直混联、配微协同、兼容多元源荷储”多形态组网。
作为厦门电网新型电力系统落地的重要项目之一,厦门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将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平急两用”参与顶峰调峰等4类场景。2023年,厦门供电公司上线虚拟电厂平台,汇聚社会各类源荷储资源42.17万千瓦、占最高负荷5.72%。通过虚拟电厂,用电负荷高峰期间的压降效率可由原先24小时以上最快缩短到3分钟以内。
刚柔并济,风雨无忧。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厦门电网将不断增强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和保障能力。力争到2025年,厦门电网可调负荷占比超7%,供电可靠率达99.9943%。
打造“闽电数智”大生态
提升效率效益水平
1月13日,厦门供电公司智能生产管控中心成功应用新一代集控系统完成220千伏三社变电站的启动工作,这也标志着厦门供电公司在福建省内率先实现新一代集控系统网络化下令启动220千伏变电站送电工作,“集控站+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主人制”的变电运维新模式加快构建。
近日, 厦门首创的“财政+金融”电费融资贴息政策新模式落地实施,宸鸿科技及厦顺铝箔作为政策首批受益企业,率先实现2580万元融资落地,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林梅介绍说:“预计公司全年可取得利息补贴金额超过150万元。”该政策最大的创新便在于大数据应用,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总会计师邱学军介绍,“我们把电力数据、银行数据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支撑精准高效的贴息计算。”
种种迹象显示,厦门供电公司正把准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关键路径,全方位打造“闽电数智”大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厦门供电公司将积极落实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更高水平建设多维多态“电网一张图”,做精“规建运”图上作业等5类典型场景;以生产管控中心、营销服务中心、供服指挥中心为重点,打造3类标杆示范流程,推动流程透明高效、运营集约扁平;强化智慧运行能力,推动故障自愈向秒级升级,FA正动率超92%;配电站房向“四遥”(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升级,保护数字化率提升20个百分点。
基于“闽电数智”大生态,电力智能服务的新模式不断推出。“办电e助手”实现用电业务办理“一趟不用跑”;供电能力可视化平台,可一键生成最优供电方案……办电时间、流程不断压缩,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周详
全部评论